“四大举措”推动高质量就业
今年以来,东河区人社局找准发力点,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各项就业工作,以搭建供需平台为突破口,以聚焦重点群体为目标,以职业技能培训为抓手,全力以赴帮助求职者更好择业、更优就业、更易创业。推动就业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确保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互联网+零工市场”帮助零工与企业精准对接
零工市场线上线下双渠道为灵活用工供需双方提供求职和用工登记。线下在公共就业服务专区常态化通过展板、电视滚动播放零工人员信息和零工招聘岗位信息。线上通过职享东河及就业东河微信公众号、社区网格群、线上直播等扩大零工求职招聘规模;在“职享东河”微信公众号开辟零工招聘模块,将各途径收集到的零工人员及岗位信息在公众号上发布,供需双方可通过公众号发布的信息进行用工对接,利用就业创业“双找双订”小程序、“零工云大厅”小程序征集求职信息、用工信息动态更新,工作人员电话沟通精准匹配。今年以来,“职享东河”微信公众号已发布零工招聘信息10期。“双找双定”小程序共收集招聘岗位信息114条;“零工云大厅”小程序共收集零工人员信息554条,零工岗位信息118条,精准匹配实现就业3人。
“市场化”模式开展就业服务,提升就业服务质量
通过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企业交流对接,挖掘就业资源,开展各类招聘活动;利用“职享东河”微信公众号发布招聘信息广泛宣传;利用“云职播”服务平台,开展“云”带岗、送工入企活动,提高就业质效;组建就业服务专员队伍,入驻企业微信群点对点为企业服务,根据企业需求,调整直播带岗、公众号信息、线下招聘会海报内容。截至5月底,联合妇联、工会、铁西街道等单位在热门商圈举办线下招聘会37场,有178家企业提供岗位623个,达成意向587人;公众号发布招聘信息推送27期,共有70家企业提供岗位238个,收到求职者就业意愿52份,通过电话回访开展就业匹配成功就业3人;开展云“职”播直播带岗13场,共有143家企业提供岗位602个,收到求职简历285份,为盛泰、四通开展“送工入企”活动2场,现场达成意向6人,开展直播“入企探岗”5次。
让政策走出去,开展就业政策精准推送
按照重点群体分类梳理就业政策,形成了政策清单;整合线上线下就业服务内容,形成了服务清单;制定了涵盖求职意向、技能培训意愿的求职清单;设计了覆盖个体、中小微、规上企业等经营主体的用工需求清单,形成“四个清单”。设计制作“人社服务卡”在商场、饭馆、火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放置,让人社服务“触手可及”,提高政策获取便捷度。更新“人社小账本”,制作政策宣讲短视频,提高政策宣传精准度,利用“职享东河”微信公众号、官方抖音号、社区网格群等平台同步推送,扩大政策知晓度。找准目标人群,点对点推送可享受的政策。今年以来,就业服务专员累计为444个中小微及个体工商户建立起服务专群,实地走访6家企业,收集372个用工岗位,帮助企业招工91人,发放宣传手册485册。目前“四个清单”线上浏览量达10000余次,就业政策线上浏览量达8000余次,人社服务卡发放500余张,政策宣传视频发布8期,播放量4428次,针对摩尔城、吾悦广场等热门商圈周边商户进行创业担保贷款政策逐户入户宣传,已帮助2家小微企业完成担保贷款,帮助4家小微企业担保贷款通过初审并公示,目前处于银行与借款人签订借据并发放贷款流程。
做好重点群体帮扶工作,稳定就业
结合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数据全力做好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工作,全面落实“1131”服务;采用“线上大数据筛查+线下网格员走访”的方式精准识别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一人一档一策”精准帮扶,针对特别困难的又无法外出的开发公益性岗位帮扶就业;利用云“职”播平台,持续推介两镇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1-5月份,精准识别就业困难人员143人,东河区脱贫人口务工就业年度目标5人,已务工11人,云“职”播平台开展惠农直播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