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东河区是包头市最早的市辖区,300年老包头历史文化的发祥地,见证了晋商“走西口”的辉煌历程,通京津、扼西北,享有“水旱码头”“塞外通衢”的盛名,在历史上是“草原丝绸之路”和“万里茶道”的重要枢纽。东部拥有丰富的山林植被资源、新石器时代遗址阿善遗址和沙尔沁镇得天独厚的农业、田园资源,南部有全国纬度最高的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景区南海湿地景区;地处黄河几字弯,主城区距离黄河仅2公里、水草丰美、风景独秀,现代农业旅游正在迅速发展。
二、采取措施
一是整合现有资源,包装特色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了以包头南海景区为核心的绿色农旅休闲度假游(包头南海景区、阿都赖村、留宝窑村、天禾农旅研学综合体、南星现代农业、鼎盛奇国际马术基地。)特色农庄、农耕体验、观光采摘、田园旅游以绿色生态农旅资源为主体,通过东河主要的旅游景点带动“特色旅游”的快速发展,以小景点串联大景点,以小景区丰富大景区。
二是打造村内研学游。深入推进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串联村内红色资源打造乡村研学路线,充分利用乡村人文及自然资源,延长发展特色农产品销售等产业链。
三是加强宣传推广。通过政务媒体平台、行业和媒体公众平台、“小马哒哒游东河”全媒体矩阵,全平台宣传推广东河区乡村旅游,提高知名度,并加大与旅游网站、社交媒体等合作,推出特色旅游线路和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三、取得成果
一是积极申报阿都赖、留宝窑两个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提升农旅产品知名度和吸引力,其中阿都赖村 2024年已成功申报为自治区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在此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
二是积极打造河东镇、沙尔沁镇的露营地。多次在文旅东河、今日东河、包头文旅在线、包头日报、包头晚报、包头新闻网、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等各大官方公众号对农旅一日游、露营地等开展宣传。
三是举办2024年首届黄河非遗美食月。“全国首届黄河非遗美食月”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包头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两地文旅广电局联合承办。邀请了多位乡村非遗老师,现场展示非遗美食与非遗作品,单日流量最高达4万人次。
四、举一反三
提升绿色农旅休闲度假游线品质,将东部地区建设成为集农事体验、休闲旅居、生态研学、户外野营于一体的呼包鄂地区特色农旅休闲目的地。阿都赖村积极申报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留宝窑村、什大股村积极申报自治区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高质量优化露营地推出绿色农旅精品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