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河区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包头市东河区人民政府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日期:2021-03-16 来源:包头市东河区人民政府 作者: 访问次数:4873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3月10日在包头市东河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包头市东河区人民政府区长  贾保良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我区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带来的严重冲击,全区上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防控总要求,第一时间建立疫情防控指挥体系,迅速启动一级响应,落实落细“四早”措施,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医务工作者奋战在抗疫最前沿,全区685个基层党组织、1.6万名党员干部以及公安干警、志愿者投身抗疫第一线,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主动配合、鼎力支持,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投入4185万元,建成2个PCR核酸检测实验室,购置负压救护车2台,为疾控中心扩编增员,核酸检测和疫情处置能力大幅提升。因时因势推动应急防控向常态化防控有序转换,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稳步推进,牢牢守住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线。

(二)经济运行企稳向好。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建立县级领导包联服务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机制,推出支持重点产业发展、铝业全产业链招商等政策措施,总投资323.9亿元的69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年内竣工34个。精准落实减税降费、保供稳价等援企稳岗惠企政策,为企业延期申报税款1062万元,减免税费2312万元,节约用电成本5.9亿元,力促企业复工复产。着力稳住经济基本盘,推动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企稳回暖,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37亿元,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5亿元,降辐较上半年收窄23.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6.7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4亿元,增长0.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6375元、26362元,分别增长1.3%、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稳居全市第一。深入实施招商引资“旗县区长”工程,签约项目25个,协议总投资156.3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4%,引进国内(区外)资金27.8亿元,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三)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铝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基础更加夯实,建成化成箔生产线88条,产能突破1700万平方米,包铝三期2万吨高纯铝项目一期建成投产,铝业园区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纯铝生产基地;通标铝业年产50万平方米铝模板项目建成投产;盛泰60万只卡巴轮、中氢能源“介孔纳米三氧化二铝”新材料中试中心等项目建成投用,铝高附加值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03亿元、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7.6%。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吾悦广场主体完工,包头福巷、九曲华街、复盛公文化餐饮3个项目进入自治区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库;为本土企业牵线搭桥,与河北东塑集团建立跨区域服装产业供销直通车,开展“网络直播带货”“约惠东河”等系列活动,带动消费1.1亿元;包头人力资本产业园投入运营,入驻优质企业54家,荣获2020年度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最具发展潜力园区;搭建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协调融资29.7亿元,与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金融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完成老旧温室提档升级改造1400亩,建成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5000亩,华鹿标准化5000万株蔬菜育苗中心投入使用;稻渔空间生态种养农旅项目初具规模;新增市级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3家;海岱蒜列入全国第三批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成为继南海黄河鲤鱼之后的又一张“国字号”名片。

(四)改革创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政务服务事项审批材料、审批环节分别精简25%、49%,依申请事项全部实现网上预审,办理时限压缩70%。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度,全面推行“帮办代办”“告知承诺”服务机制,实现企业注册、税务登记、社保办理、印章刻制等流程一站办结,新开办企业半天即可领取营业执照,全年新增市场主体5680户,增长26.8%。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新增自治区级科技企业3家、研发中心2个、星创天地和众创空间各1家,争取各级科技奖补资金325万元。

(五)城乡建设强力推进。实施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坚持新片区建设和中心城区改造同步推进,北梁腾空区基础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富力院士廷、吾悦和府等高品质住宅项目建成95.4万平方米。西五街街区品质提升和8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启动实施。新建北梁一路等9条道路,改造工业路等3条道路,施划停车泊位1.8万个。新增景观节点绿化6.6万平方米,新改建城市公厕16座,供热、雨污管网19.5公里,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累计解决房地产历史遗留项目202个、836万平方米,惠及群众近10万人。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推行“街长制”长效举措,有效整治私搭乱建、店外经营、乱停乱放,城市管理全面加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主次干道机扫率达到70%。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新建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泵站3座,铺设污水管线5.8公里,新改建农村公厕177座、户厕2844户,畜禽粪污、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75%、85%,生活垃圾清运率达100%,获评包头市唯一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区)。

(六)生态环境日益改善。聚焦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环保督察和“回头看”反馈问题有效整改。投资4.5亿元,完成包铝、华云电解烟气脱硫改造等6个重点治理项目,整治“散乱污”企业30家,实施原煤散烧污染治理7073户,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87天,同比增加0.6%。实施西河槽、白银湖黑臭水体治理,“万人千吨”水源地专项整治任务全面完成。润通污水处理厂扩建及中水回用工程完工通水,东华废水资源化利用项目进入调试。工业固废处置实现全过程、闭环式、智能化监管,土壤环境保持稳定。完成人工造林3000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4.7%。积极融入“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华源天鹿10万吨铝灰渣、鑫生源废旧轮胎再利用等5个资源化利用项目全部投产,铝业园区成功获批自治区绿色园区。

(七)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全年投入民生资金19.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健全致贫返贫防控机制,脱贫成果持续巩固。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覆盖面分别达到90%、95%。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750元。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更加完善,各类补助金、优待金、养老保险接续补贴足额拨付,安置军人及其家属14人。圆满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年度任务。成立复兴教育集团,新办公立幼儿园4所,回民小学开工建设,包一中和景开中学新校区、公园路小学富力校区投入使用,新少年宫开馆运营。中西医结合医院改扩建一期工程完工,新创建5家中医名医工作室,全区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镇卫生院实现中医科、中药房全覆盖,基层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线上线下组织文化惠民活动485场,创作抗击疫情文艺作品280幅,举办全民健身赛事150场次,安装健身路径等体育设施132件,丰富了防疫期间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八)社会大局安全稳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力度加大,金融风险平稳可控,超额完成年度化债任务,清偿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3.1亿元。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下降50%。建成冷链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食药安全风险有效防范。深入开展“解决信访问题年”专项行动,化解各类信访事项357件(次)。顺利通过“七五”普法规划验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推动社区警务与社区网格深度融合,布设“云眼卫士”智能监控系统3282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区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局面更加稳固。

同时,人民武装、总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红十字会、残联、审计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步。驻区医院、高校、铁路、民航等单位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新贡献。

各位代表,2020年各项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三五”顺利收官。回望过去五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构筑“五区目标”、建设“五大组团”、实现“五大突破”发展思路,积极应对各种压力挑战,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稳步增强。“十三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0.5%。南部地区、北梁地区组团加速崛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正在形成。南部地区产业发展规划完成编制,北梁腾空区城市框架基本形成,行政办公、现代服务、高品质居住、优质教育等发展要素已经具备,为我区新一轮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支撑更加牢固。铝业园区组团加快推进,华云、盛泰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形成电解铝产能130万吨、化成箔1700万平方米、汽车轮毂540万只、卡巴轮60万只、汽车零部件200万套、铝合金棒材65万吨、高纯铝5万吨。循环经济产业不断壮大,铝业园区获批自治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通过终期验收。中心城区组团商圈加速扩容,维多利摩尔城开业运营,九曲华街建成开放,南海湿地景区基础设施实现提档升级。东部农区组团蓬勃发展,设施农业面积达到3.2万亩,“三品一标”认证经营主体22家、产品116个。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94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居全市第一。我区先后获批国家第八批农业综合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区。

发展活力充分释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房地产累计去库存23816套、264.8万平方米,关闭煤矿3家,化解过剩产能155万吨,盘活“僵尸企业”土地631亩、厂房3.8万平方米。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进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改革,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一站办结,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3万户。创新驱动持续增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家,自治区级科技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建成自治区级企业创新平台13个,铝业园区获评自治区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件,有效注册商标和专利分别达到3023件、783件。深入推动校企地融合,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134项。

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12个、180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城区道路28条、里程31.5公里,人均道路面积由11.9平方米提高到17.4平方米。建成井坪、银匠窑、转龙藏、大水卜洞4个城市公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1.9平方米提高到13.1平方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完成,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实施农村危房改造489户,完成22个村安全饮水提升改造工程,建成自治区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14个,河东镇获评全国文明乡镇、卫生乡镇,我区成为全市唯一入选全国“千村万寨展新颜”的旗县区。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支出累计7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十二五”末的1.3倍、1.5倍。城镇累计新增就业5.3万人,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9%以内。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年均增长4.7%、6.5%、5.9%。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评估验收,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重返全市教育第一方阵。区属医院特色发展,市中心医院、八医院和蒙中医院3家城市医疗集团,与全区14家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分级诊疗就医体系。公共文化阵地服务实现全覆盖,区图书馆、文化馆投入使用,打造中国西部摄影艺术中心、包头剪纸院2个品牌文化阵地。北梁全民健身中心主体竣工,安装健身路径1300件,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达到100%。

政府建设不断加强。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定期修订政府工作规则,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政府运转规范有序。建立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实现政府系统法律顾问全覆盖,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积极化解政府债务,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无分岐账款全部清偿。自觉接受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830件,回复率100%。

各位代表,相比五年前,今天的东河综合实力更加雄厚,基础条件日趋完善,干部群众思想全面解放,干事创业劲头十足,为建设东河区更加美好的明天,汇聚起了强劲的能量。过去五年,我们在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中奋勇前行,取得的成果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各族人民合力攻坚、拼搏奋斗的结果,充分彰显了东河人诚信友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优秀精神品质。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东河区经济社会建设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朋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常怀忧患之思,方能行稳致远。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基础仍然薄弱,产业结构亟待优化;新增税源不足,政府债务居高不下,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城乡面貌亟需改善;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信访维稳矛盾突出;土地征收成本过高,环境容量受限,能耗双控目标任务艰巨;少数干部开放意识、拼搏进取和担当精神有所欠缺,适应新发展阶段的工作能力还不够强,等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根据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我们编制了《包头市东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提请本次大会审议。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们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东河的关键时期。区委十届十六次全会确定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擘画了未来五年的宏伟蓝图,我们将一以贯之抓落实、一张蓝图干到底。

“十四五”时期推动我们各项工作落实的战略定位是:建设铝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示范区、黄河湿地生态体验和新兴产业引领区、文商旅深度融合先行区、现代农业发展集聚区、优质公共服务保障区。

“十四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过五年不懈努力,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东河区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在经济发展质效、城市品质、生态环境质量、民生福祉、社会治理效能五个方面实现显著提升。

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我们要主动承接包

头市“四基地两中心一高地一体系”战略定位,争先晋位、走在前列,全面提升我区在全市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作用。重点把握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质量实现更大提升。主动对接建设区域性创新中心,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企业与高校、院所深度对接合作,建立创新发展平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依托盛泰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中氢能源“介孔纳米三氧化二铝”中试中心等企业创新平台,加快提升铝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力争建成自治区级以上创新平台不少于3个,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家,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0.9%左右。

二是坚持产业引领,经济结构实现更大升级。始终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围绕建设新型材料产业基地,将铝业园区打造为全球最大的精铝、高纯铝生产基地。到2025年,形成年产原铝150万吨,高纯铝6万吨,铝基中间合金60万吨,汽车零部件1000万件的产能。围绕建设农畜食品产业基地,依托沿山、沿河、沿路的山、水、林、田、路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发挥5000亩稻渔空间生态农旅项目带动作用,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到2025年,蔬菜育苗能力达到2亿株,设施蔬菜高质高效面积达到5万亩、总产量70万吨,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输出基地和蔬菜育苗基地。围绕建设区域性服务中心,加速推动现代服务业优质要素集聚,建成东河区综合物流枢纽园区、包头市粮食加工贸易物流园。加快包头人力资本产业园发展,打造全国知名人力资本服务品牌,到2025年,引进全球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行业企业5家、行业五十强知名品牌企业25家,行业内具备核心优势或特色骨干企业70家。

三是坚持改革开放,对外合作实现更大突破。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群众获得感最强”的营商环境。主动对接建设对外开放高地,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产业承接、重点项目等方面与京津冀及环渤海经济圈全方位对标对接,主动融入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呼包鄂榆城市群协同发展。聚焦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全方位招商引资,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力争将铝业园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四是坚持绿色优先,生态建设实现更大进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大气、水、土壤质量不断改善。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完成人工造林2万亩、森林抚育面积9万亩。实施南海湿地净水工程。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大力发展碳汇经济。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行动。严控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项目,持续推进固废资源化利用,铝业园区主要再生资源回收率达到85%以上,打造呼包鄂重要的固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示范基地。

五是坚持统筹协调,城乡格局实现更大优化。认真学习先进地区“三旧”改造模式,抓好地上绿化亮化硬化提升,推进地下管网设施更新,完善托幼养老社区服务,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力争打造全国、自治区城市更新试点地区。加强城乡路网规划和建设。实施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完善公园绿地系统建设,全面构建“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城市绿化格局。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坚决守住“两不愁三保障”,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

六是坚持共享发展,民生福祉实现更大改善。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创业担保贷款规模达到2.2亿元,城镇新增就业5.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8%左右。构建更加优质均衡的教育、医疗、养老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不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建立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机制,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加有力。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三、2021年工作安排

综合分析各种因素,今年的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提质增效,以更强力度推动项目攻坚。坚持以扩大有效投资为抓手,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着力抓项目、促招商、强支撑。

抓好招商引资。突出延链补链强链,围绕文化旅游、铝精深加工、现代服务、循环经济、绿色农业、医疗康养、城市品牌提升7条产业链,精准对接500强企业,年内力争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亿元以上项目15个以上,签约投资额300亿元以上,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增长10%以上。建立全员招商引资体系,综合运用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协会招商、专业招商,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实施招商引资项目履约攻坚行动,提高项目落地率、开工率、入库率和资金到位率。严格招商引资质量考核,传导压力、考出干劲。

抓实项目建设。加速实施85个重点项目,确保年内完成投资115亿元。坚持顶格推进、挂图作战,持续深化县级领导干部包联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机制,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引进、落地、建设、投运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推动项目开工建设、投产达效。加强项目策划,抢抓国家扩内需、“两新一重”建设等重大政策机遇,抓紧谋划和储备一批强基础、补短板、管长远、利大局、惠民生的大项目好项目,形成谋划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

优化要素保障。加大项目帮办服务力度,着力强化水电气热和土地、金融、环保等要素供给,全力保障项目建设。深入开展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处置,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加快盘活铝业园区1000亩闲置土地、7.8万平方米闲置厂房,提升园区发展承载力。深化政银企合作,畅通多元融资渠道。加大政府债券项目争取力度,撬动牵引更多社会投资参与重大项目建设。

(二)突出实体经济,以更快步伐加速产业升级。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巩固提升优势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进铝产业集群发展。围绕打造全国重要铝产业基地,优化铝产业链全景图,加快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推动华云三期42万吨轻合金项目落地建设。大力发展铝新材料产业,实现中氢能源年产1000吨介孔纳米高纯氧化铝项目建成投产,加快四通新材年产5万吨铝基稀土中间合金、复鑫港铝电磁线、华北铝业电池铝箔及高端铝焊丝、通标铝业高硅铝合金新材料等项目开工建设。不断壮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支持盛泰实施年产30万只稀土铝合金商用车轮项目,推动北京世纪长丰年产500万套锻造镁铝合金车轮项目启动实施。持续推动铝型材产业迈向中高端,加快新汇泽铝业新型稀土铝合金及5万吨高端工业铝型材项目、惠通百川年产10万吨铝深加工产品等项目开工建设。

推进服务业集聚发展。积极布局商圈建设,推动吾悦广场投入运营,与维多利新天地、摩尔城共同构建中高端消费体系。打造“老包头”城市名片,推动包头福巷开业运营、乔家金街提档升级、耐火厂路特色餐饮街形成品牌,加快景域驴妈妈集团文旅度假综合体、山东鲁商集团康养综合体、包头书城文化综合体等重大项目落地,打造文商旅产城融合新高地。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包头人力资本产业园运营升级,实现东河区信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快东河区综合物流园区建设,打造辐射西北的重要物流枢纽。推进包头市粮食加工贸易物流园建设,积极引进中粮、益海嘉里等行业领军企业,建设集仓储、加工、交易于一体的内蒙古西部现代粮食产业基地。发挥航空口岸优势,推动开通国际航空物流港,扩展对蒙俄贸易,积极融入全市泛口岸经济发展新格局。

推进新产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建成5G网络基站300个,支持包头铝业实施“5G+工业互联网”项目建设,推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成立中科智慧应急产业技术研究院,建立智慧消防预警、智慧应急管控一体化平台,打造自治区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加强政策引导,支持产权主体开发利用闲置厂房、楼宇资源,引进总部经济、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等新兴产业,推动存量资产焕发新生机。实施城乡结合部旧村改造,建设重点乡镇中小微企业创业产业园,打造“小而精、特而优”的精品产业集群。

(三)突出理念更新,以更大魄力深化改革创新。坚持向改革要红利,向创新要动力,向市场要活力,不断厚植发展新优势,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

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对标包头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4大类26项措施,加快补齐经济发展服务短板。启用新政务服务大厅,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全面推行“一窗式”受理,力争审批最少、服务最好、速度最快。建立全员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全力为企业发展纾难解困,推动惠企政策及时精准落地。大力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积极帮助企业拓市场、增订单、找销路。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用实际行动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持续强化创新创业驱动。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技创新平台2个。加强校企、校地融合,积极与中铝研发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等高校机构深度对接,围绕电解铝、高纯铝、高纯氧化铝、稀土合金等领域,加快推进铝新材料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推动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行动,为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发展提供精准服务,力争全年市场主体增速达到5%,培育“四上”企业100家以上。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完成事业单位改革。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国资国企监管力度。支持北梁棚改公司通过AA信用主体评级,增强融资能力、发展活力,提升国有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带动力。围绕土地开发、城市更新、园区建设等领域,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与国有资本、社会资本深入合作,加速国有企业实体化转型。强化财政收支预算管理,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有序推进政府存量债务化解。积极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遗留问题,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

(四)突出生态优先,以更高水准构建生态文明。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统筹推进保护治理与开发利用,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坚定不移执行围封禁牧政策,深入开展破坏草原林地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持续开展生态修复,实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及国土绿化工程,继续推进大青山南坡绿化等林业重点工程后期管养项目,维护林业生态建设成果。严格落实河湖长制,保持河湖“清四乱”常态化,实施南海湿地生态修复和水体治理工程,推进全区河湖水生态环境整体改善。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完成自治区生态环境督察反馈问题年度整改任务。持续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统筹推进控煤、治气、降尘等措施,加大禁燃区清洁采暖改造力度;推动包铝、华云等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严控道路运输、建筑工地、祼露土地扬尘污染,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以上。推动润通污水处理厂中水“零排放”;持续推进环城西路等城区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实现黑臭水体“长治久清”。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现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5%以上。

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编制碳达峰、碳中和及低碳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强化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引导低端低效产能有序退出。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创建绿色工厂。推进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支持包铝、盛泰、汇泽等龙头企业,加大再生铝技术研发投入。大力发展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产业,加快推动永都纸业15万吨废纸回收及腾发环保、安徽阳露、建超科技等固废再生环保建材项目开工建设。

(五)突出协调发展,以更实举措加速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做优做精现代农业。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8万亩以上。持续壮大设施农业,实施老旧温室提档升级改造2000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产量42万吨。突出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增加名特优蔬菜瓜果品种生产比重,新增“两品一标”认证、商标认证产品3个以上,培育市级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家。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转化率提升到73%,产值达到24亿元以上。立足东部农区乡村风貌、资源禀赋,加快开发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建设宜居美丽乡村。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启动东部农区给排水治理改造工程,完成户厕改造1000户。探索运用市场化方式,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收集处理专业化、产业化。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护长效机制,确保建得好、管得久。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培训农民1000人次以上,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以文明村镇创建为载体,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乡村文明新风。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工作力量和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加强脱贫攻坚风险防控预警,重点关注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等困难群体,稳住“两不愁三保障”,防止出现返贫和新增贫困人口。持续推进产业扶贫,探索推广扶贫产品“上网触电”,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六)突出功能优化,以更高品质提升城市形象。坚持以规划引领城市建设,推进城市更新,优化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持续完善城市规划。 坚持“多规合一”,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加快推动北梁腾空区、南部地区控规修编通过审批。抓好重要功能区块、重点片区开发布局,加快推动南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北梁腾空区配套设施,逐步拉开城市框架。统筹推进城市规划建设与“十四五”规划有机衔接,以层次分明、定位清晰、功能完善的规划体系引领城市新一轮发展。

推动实施城市更新。积极打造自治区城市更新试点地区,实施17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改造面积20万平方米,统筹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区养老等设施,加强物业精细化管理,提升居住品质。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启动经一路、环城路等8条道路综合改造,新建改建公厕20座。坚持拆、改、留并举,积极实施街景深度美化,利用拆空地块建设景观绿地、立体停车场、体育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

抓实抓细城市管理。深入开展市容环境秩序专项整治,强力推动城市“六乱”治理。坚决推进拆违拆临,严控新增违法建设。深化“街长制”,细化“门前三包”,整顿沿街环境。加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管护。提高道路保洁精细化作业标准,主次干道机扫率提高到80%。强化交通和道路停车秩序管控,抓好重点时段、重要道路节点交通疏导,打造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全力以赴做好文明城市创建整改提升工作。

(七)突出民生改善,以更好保障增进群众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情改善民生,着力补齐民生短板,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守民生保障底线。坚持就业优先,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坚持创业带动就业,新建市级以上创业园3家。加快“智慧就业云平台”建设,开展“直播带岗”就业直通车专项活动,精准匹配就业需求和岗位供给。加强校企合作,拓展“新型学徒制”企业用工培养机制,化解招工难结构性矛盾。推进社保参保扩面,全面落实社保减负政策。认真贯彻退役军人保障法,扎实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大力发展慈善、社会福利、残疾人等事业。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加快回民小学、实验小学绿地校区、公园路小学井坪校区建设,开工建设复生园、西脑包幼儿园,做强做大复兴教育集团。加强校长、教师人才梯队建设,深入推进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线,加强对重点人群、冷链食品及环境预警监测,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巩固防控成果。加快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推进中西医结合医院改扩建,发挥城市医疗集团引领作用,建立医联体联席会议制度,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升级,举办高品质文化体育赛事活动,深入挖掘民族民俗文化,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塑造东河文化品牌。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健全社会稳定风险防控机制,加强风险隐患识别和决策风险评估。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加强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应急救援、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让人民群众吃的更放心、用药更安全。健全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成“云眼卫士”智能监控系统布设,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持之以恒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重任在肩、使命光荣。新的一年,我们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加强政治建设,打造忠诚政府。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进一步加强政府党组建设。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加强法治建设,打造法治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严格规范文明执法。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及政协委员提案。严格规范重大行政决策制定和执行,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加强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加大政务公开力度,让权力公开透明、阳光运行。深入开展法治教育,提升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加强作风建设,打造有为政府。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当好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切实办实事、解民忧。牢固树立效率意识,对定下的目标、出台的政策、下达的任务,马上就办,立即就干,办成办好。坚持底线思维,提高风险预判能力,严密防范各种风险挑战。大力精文简会,改进调查研究,统筹督查检查,让基层把更多精力用在抓工作、促发展上。完善考核体系,树立实干导向,加强正向激励,营造浓厚氛围。

加强纪律建设,打造廉洁政府。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切实把钱花在刀刃上。强化跟踪审计和成果运用。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监管,严惩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

各位代表,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辉煌。展望新蓝图、开启新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初心使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实现“十四五”规划良好开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而努力奋斗!

 

 

 

名 词 解 释

 

1、“六稳”“六保”:“六稳”是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保”是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2、“散乱污”企业:“散”是指不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的工业企业。“乱”是指违法违规建设、违规生产经营,以及使用闲置设施农业用房、教育、农房等非工业用房进行非法生产的工业企业。“污”是指违法违规排放、超标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的工业企业。

3、“无废城市”:是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

4、“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工作制度:是指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的制度。

5、“三旧”改造:分别是“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

6、“城市更新”: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

7、“两新一重”:是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8、“个转企、小升规”:“个转企”也称“个升企”,是指个体工商户利用现有的生产经营条件,依法重新登记有限公司(含一人有限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各类企业。“小升规”是指鼓励小微企业规范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

9、“四上”企业:是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国家重点服务业企业。

10、“清四乱”:是指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管理保护“四乱”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清理整治行动。

11、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途径,抵消自身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12、“两品一标”:即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13、“四个不摘”:是指脱贫攻坚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14、“两不愁三保障”:是指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

15、“多规合一”:是指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实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解决现有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

16、城市“六乱”:是指乱张贴、乱涂写、乱堆放、乱搭建、乱吊挂、乱设置。

17、“新型学徒制”:是指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的原则,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模式,即由企业与技工院校、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培训中心等教育培训机构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等模式共同培养学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