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区:奏响文旅融合“春之曲”
春回大地,万物生长。四月的南海碧波荡漾,春意盎然,徜徉在南海红色收藏馆,一件件藏品会让你重温革命历史,感受峥嵘岁月;漫步在晋风晋韵的乔家金街,遥想西口路上走来的晋商驼队,我们会领略先人们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沐浴着柔和的阳光,享受阿都赖九棵树的“小镇”魅力,体验“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欢喜……在东河区,春天的美好期待如约而至。
在政策优惠、文旅资源、市场回暖、区位优势等多重利好因素作用下,东河区文化和旅游产业迅速升温,日渐热闹起来。古朴厚重底色的东河,有着较为富集的文旅资源,各处景点特色鲜明,或承载历史记忆,或关照当下生活。既有时尚潮流的维多利摩尔城、復盛公文化餐饮街,也有景色宜人的转龙藏、古色古香的福徵寺,还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王若飞纪念馆等。近期乔家金街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让街巷的老建筑、老步道、老工艺、老字号等“文化明珠”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六合御枕、草原人家传统羊脂皂、施跃进剪纸、德记糖果庄、徐氏杏干……一间间极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非遗店铺,成为展示独具特色的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点。
近年来,东河区全面落实全盘布局、全景打造、全产融合、全民共享、全程监督“五全”和亮化、绿化、文化、商业化“四化”的发展方针,培育发展示范点,提升旅游品质,打造文旅特色品牌,遵循文旅融合发展顶层设计,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实现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文化品质大幅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融合效益集聚,高质量发展的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文旅产业成为东河区力推的主导产业之一。2023年计划投资2亿元,总投资5亿元的福巷,预计每年可带来消费群体约1000万人次,新增文旅商等现代服务业产值约30亿元,年新增税收1.3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5000个;按照“一街一特色,一城一地标”,对空间布局、文化特色、业态定位、生态景观和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充分发挥购物、娱乐、旅游、商务、文化、休闲等多项功能为一体,打造商业街集聚作用的住建风景街;乔家金街亮化工程、地下设施和路面铺装有序实施推进,一批文旅领域项目即将焕发生机、尽情“绽放”在老城区。
乘风起航,未来可期。接下来,东河区将继续深入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文旅产业项目建设,提升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经济效益,坚持把握“以产兴城、以城聚人”的发展逻辑,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自然资源,全力申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提速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以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气质吸引人。在加快盘活利用南海及周边区域旅游资源上也下足功夫,与乔家金街、妙法禅寺等现有文旅品牌紧密衔接,发展周末经济、夜间经济,拓展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新场景,打造综合性深度体验度假区。在现有基础上持续加大阿都赖村乡村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推动什大股村与天禾农旅研学综合体一体发展,策划一批精品民宿、特色旅游打卡点,打造一批“叫好”又“叫座”的旅游产品,逐步把沙尔沁镇山水林田优质资源转化成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一段段历史经久流传,一个个项目落地实施,一处处景点精雕细琢,作为当年漫漫西口路上的重要节点,老城东河立足资源禀赋焕发生机活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正用如椽大笔绘写“高起点、大手笔”文化和旅游新画卷,打造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