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河区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东河新闻

爱包头、作贡献 | 东河区:坚持“有解思维”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日期:2023-01-03 来源:今日东河 作者:文:张莫晗 图:西脑包、杨圪塄、和平路街道 访问次数:221

“您好,我家的暖气一直不热,这几天太冷,家里老人身体都不太好,中午在家穿着棉衣都觉得冷……”初冬清晨,家住东站街道的李女士拨通了社区网格员的电话,因联系不上供热公司,只好向社区求助。社区网格员在了解了实际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相关供热部门,帮助居民解决了供热问题。


“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成功想办法”是东河区深入践行“爱包头、作贡献”、将“有解思维”融入社会治理领域的生动写照。用改革破题、以创新开路,盯紧物业管理、垃圾分类、供暖供水、邻里纠纷等“关键小事”,立足居民现实需求,由街道牵头统筹辖区各方力量,“围着群众转、盯着问题办”,形成服务居民常态化、规范化的服务模式,凝聚起为民服务的基层力量。

安全生产检查


在西脑包街道开展的复工复产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中,位于巴彦塔拉大街的一家餐饮店向工作人员介绍了餐厅的具体情况:“我们店没有燃煤散烧的情况,灭火装置也都是新采购的,屋内的电源、电路等都是新型安全材料,食材准备的过程也非常干净卫生,运输、卸货、保存、备餐的一系列流程都进行了消毒。”在检查过程中,街道工作人员除了对生产经营场所进行安全排查,还重点查看小区消防通道是否被占用、灭火器材是否合格、楼道内是否存在杂物堆放等情况。西脑包街道办事处主任苏安胜表示:“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坚持居安思危,将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领域、全阶段、全过程,推动安全稳定发展实现新突破。”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家住杨圪塄街道北七区的居民朱先生清晨在小区内锻炼身体不小心摔伤,回想起当时的情况,他说:“我当时没想到自己骨折了,总觉得摔一跤不是什么大事,摔倒后几次尝试想站起来。是社区的工作人员和邻居们耐心劝解我、帮我借轮椅、送我去医院,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我的伤势可能会因为我的疏忽更加严重。”

协助居民送医

像这样帮助居民的温情小故事每天都在东河区上演,杨圪塄街道党工委书记王俊平向记者介绍了他们为提升网格化治理水平做出的努力:“我们重点打造‘网格员+楼栋长+志愿者+居民’的管理模式,将辖区划分为80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83名,工作人员们借助居民网格群报备与网格员主动走访摸排等多种形式,为居民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形成‘管家式’和‘妈妈式’的系统服务模式。”

矛盾调解

淬火成钢,党旗高扬。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就必须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和平路街道根据辖区地域特点,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各社区统一将每月10日定为“社区协商议事日”,设立“社情通报会”,依托运行多年的“我的事情我做主”“百姓事众人帮”平台和“小秦书记拉呱室”“大刘来帮你”议事厅,由社区党委牵头,辖区单位、居民代表、社区能人等共同参与讨论,让有事好商量、事事能商量成为社区工作常态。

和平路街道党工委书记万丽表示:“‘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社区党组织离居民最近,直面居民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具体需求,必须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多维度全方位的多元服务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极目远眺,未来可期。2023年东河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树牢“有解思维”,从实际“领题”、从关键“破题”、从落实“答题”,真正把治理效能转化为群众的幸福指数,以善作善成的实际行动“爱包头、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