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包头、作贡献 | 东河区:推动文明新风吹进乡间田野
“敬老爱幼好传统,鄂尔村民好家风;垃圾废物不乱扔,乱砍乱伐必严惩;不信邪教不传谣,戒赌戒毒要记牢……”显眼醒目的村规民约张贴在东河区沙尔沁镇鄂尔格逊村的宣传栏上,走过路过的村民都会停下来看一看、读一读。
在鄂尔格逊村的村头巷尾,到处都可以看到村规民约宣传栏,不仅介绍了鄂尔格逊村的发展情况,也将村风民俗、环境治理、社会治安、婚姻家庭等内容融入其中,内涵丰富,亲切可感。
“我们村从内到外焕发出的新气象,离不开村规民约的大力推行。通过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使村民行为有了‘标尺’,在村干部和党员的引领下,村民都能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相互监督,村风村貌得到极大改善。”鄂尔格逊村党支部书记胡威伟说道。
近年来,东河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阵地作用,大力推进文明新风建设,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评选最美人物等形式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过去,村里人结婚,常常大操大办,互相攀比,还收取高昂彩礼,处处都是‘人情债’。但自从有了红白理事会,我们基本上是‘量力而行’,礼轻情意重,不需要为这些事再烦恼了!”村民老李说道。沙尔沁镇号召广大居民群众红事新办,白事雅办,通过文明、简易的方式,既减轻大家的经济负担,也推动文明新风建设“更上一层楼”。
为进一步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东河区以“一约四会”助推移风易俗,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广泛开展身边好人及“好婆婆”“好儿媳”“好妯娌”等评选,用身边人感动身边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环境,培育文明乡风。
“我们村每年都会评选最美人物,设立善行义举榜,并对道德模范在村民代表大会通报表扬,用身边的榜样推动文明新风吹遍田间乡野。比如‘身边榜样’于美珍,七年来主动帮扶患有重度脑梗、行动不便的村民杨和义,在她的影响下,许多村干部与困难村民结成帮扶对子,在村里形成助人为乐、向上向善的良好风气。”莎木佳村支部书记刘志国表示。
而另一头的什大股村,村委会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以及文化大院,推出“回乡省亲大会”“书画风采活动”等具有本土特色和亮点的文明实践活动,大力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和乡间传统美德,不断推动乡风、民风“传起来”“美起来”。
“小王,怎么又在帮我扫地呀,实在太麻烦你啦!”“张大娘,没关系,一点儿也不麻烦,您不是腿脚不方便吗,我这顺手就帮您一块儿打扫了。”村民小王一边清扫一边说道。村风民风“劲吹”,村民自觉参与乡村环境治理,除了保持自家房前屋后的干净整洁,还会积极主动参与到村内公共区域的卫生清扫中来,争当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角”。
如今,在乡风文明影响下,广大农村邻里更和谐、环境更优美、民风更淳朴,群众的幸福感蹭蹭往上冒。